
专注生产各种ag追杀模式一般多久,致力于ag追杀模式一般多久多年
塑造高品质产品做值得信赖的企业
塑造高品质产品做值得信赖的企业
2月2日,黑龙江举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第五场)。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虞塞明、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医管处三级调研员崔武、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孙巍、省交投高速公路运营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军出席发布会介绍黑龙江省疫情防控的进展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欢迎参加由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黑龙江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联防联控进展情况”系列新闻发布会的第五场。我们的发布厅已经进行了消毒,出入人员也进行了体温检测,请大家放心。为了给公众作出示范和引导,从今天开始,发布人和主持人在台上佩戴口罩。出席今天发布会的有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虞塞明;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医管处三级调研员崔武;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孙巍;省交投高速公路运营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军,请他们向大家介绍黑龙江省疫情防控的进展情况,并回答媒体和公众关注的问题。
首先,请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医管处三级调研员崔武介绍黑龙江省疫情最新动态。
2月1日0-24时, 全省报告新增确诊病例15例(其中,哈尔滨9例、牡丹江1例、双鸭山2例、七台河1例、绥化1例、黑河1例),黑河市为新报告首例确诊病例。新增首批治愈出院病例2例。新增疑似病例79例。
截至2月1日24时,全省累计报告确诊病例95例。累计排除疑似病例195例,现有疑似病例172例。
全省2月1日当日发热门诊诊疗人数2520人。目前追踪到密切接触者2931人, 已解除医学观察1008人,尚有1807人正在接受医学观察。
已确诊95例病例中,治愈2例,死亡2例。其他:轻症3例,普通74例,重症6例,危重症8例。
2月1日下午,黑龙江省两名确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从哈尔滨市传染病医院出院。这两例出院患者为堂兄弟关系。
第一例患者姜某某,男,49岁,哈尔滨市巴彦县华山乡人,为武汉某水果市场搬运工。2020年1月13日在武汉时已出现发热、咳嗽、咳黄痰、咽痛症状,在武汉诊所治疗后无发热,仍有咳嗽、咳黄痰伴鼻塞的症状。于1月20日在汉口乘K974次列车,1月22日7:48到达哈市,22日9时左右到哈医大一院诊治,通过流行病学史、血常规及CT表现,符合新冠疑似病例。2020年1月22日、23日两次核酸检测阳性,确诊为哈尔滨市第一例新冠感染的肺炎,1月23日17:40经120转送至哈尔滨市传染病医院隔离病房。入院后无发热,有咳嗽及咳痰,按照诊疗指南给予患者相应治疗,并联合中药治疗,经复查患者肺CT明显好转,化验结果无明显异常,超过三天以上无发热,复查两次核酸检测阴性。
第二例患者姜某某,男,29岁,哈尔滨市巴彦县西集镇人,长期在武汉某水果市场工作。于2020年1月21日乘坐G1278次高铁由武汉到哈尔滨,下车后由120转至哈尔滨市传染病医院,1月24日肺CT检查符合新冠感染特点,1月25日哈尔滨市疾控中心第一次核酸检测阴性,1月27日第二次核酸检测阳性,并于1月27日确诊为新冠感染。按照诊疗指南给予患者相应治疗,并联合中药治疗,经复查患者肺CT明显好转,化验结果无明显异常,超过三天以上无发热,复查两次核酸检测阴性。
这两例患者经过省市专家联合会诊,确认痊愈,解除隔离出院,由居住地疾控和社区对患者进行健康管理。
此外,为了方便群众网上就医,“健康龙江服务平台”增设了疫情防控专栏,下设网上问诊、发热门诊等服务版块,哈医大一院等省内多家医院也在各自的网站或微信公众号上开通了网上问诊功能。我们也了解到省台开设了《防控疫情在线帮》融媒互动直播节目,每天下午15时在“龙视新闻在线”公众号等网络平台同步直播,邀请相关医学专家时时在线问诊解答。
“菜篮子”事关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特别是在疫情期间,保障“菜篮子”产品稳定供应显得尤为重要。近日,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印发通知部署应对疫情抓好“菜篮子”稳产保供工作,我想问一下省农业农村厅的领导,在疫情发生以来,在保障“菜篮子”产品市场供应上,具体采取了哪些应对措施?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对“菜篮子”产品稳产保供的一系列决策要求,省农业农村厅认真落实生产发展政策、压实稳产保供责任、加快发展设施农业等措施,确保了“菜篮子”产品稳定供应。
当前,省农业农村厅把“菜篮子”产品稳产保供工作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抓紧抓好,加强了调度供应。据调度,1月末,全省肉产量18万吨、蛋产量9万吨、鲜奶产量15万吨,完全可以保证自给,猪肉每天还可销往北京、上海等大中城市近700吨,冬储菜、地产叶菜、食用菌,市场供应充足,价格基本保持稳定。我们抓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指导畜禽养殖及蔬菜生产。省农业农村厅派出工作组,深入市、县,指导棚室蔬菜种植和畜禽养殖。组织专家,针对棚室蔬菜种植和畜禽养殖,分别下发了10条技术指导意见,比如:指导种植基地扩大叶菜和速生蔬菜的生产规模,加强关键技术环节消毒防病,减少病害发生等。《意见》已通过黑龙江省农业信息网、厅微信公号、省台、省报以及其他新媒体广泛推送宣传,请广大农民朋友学习借鉴应用。
二是抓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毫不放松的抓好非洲猪瘟、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落实落靠各项防控措施,继续执行重大动物疫情值班制度,确保疫情稳定。落实屠宰环节“两项制度”,支持规模屠宰企业创造条件,在保证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础上,加快恢复生产。
三是密切关注市场供应情况。安排专人每天对各地“菜篮子”产品价格进行调度,深入哈尔滨市农贸市场和超市,对农产品价格进行调查,掌握价格走势,密切关注供应情况,必要时实施农产品点对点调配,确保供应充足。
四是指导农民做好疫情防控。会同省人社厅、省卫健委印发《倡议书》,提示农民朋友做好个人防护,科学防范。印发《致农民合作社的倡议书》《致全省广大养殖场户的公开信》,提醒棚室蔬菜生产基地和畜禽养殖场生产人员,在确保个人防护安全的基础上从事生产。
我们关注到1月27日晚,黑龙江省首批援鄂抗疫医疗队抵达武汉,现在大家都很关心这些医护人员的情况,能否给我们介绍一下?下一步黑龙江还有派出医疗队支援湖北的计划吗?
首先感谢记者朋友和社会各界对黑龙江省援鄂抗疫医疗队的关注和关心,下面我来介绍下医疗队在武汉的有关情况。
1月27日,按照国家和省里的统一部署,省卫生健康系统连夜动员,集结137人的黑龙江省援鄂抗疫医疗队驰援武汉。此队为黑龙江省派出的第一批医疗队,由2名领队、135名医护人员组成,其中医生41人,护士94人。医护人员来自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附属第二医院、附属第四医院,哈尔滨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涉及呼吸科、感染科、重症医学科、护理专科等科室。援助对象为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西院。
医疗队抵达武汉后,第一时间与协和医院西院进行业务对接,商议确定阶段性救治方案,成立了发热门诊接诊组、医疗救治组、医护人员协调组、后勤保障组。
为严把安全关,确保医疗队“零感染”,医疗队开展救治工作前,都经过严格的新冠肺炎传播途径、自身防护和院感等防护知识培训、考核。
协和医院西院共开设5个病区,黑龙江省医疗队负责3个病区的收治救治工作。医疗小组实行每天两班倒,一个组要在医院病房连续工作6~12个小时,采取医疗组派一个经验丰富的医生专家,当地医院派三名医生辅助工作的“1+3”工作模式,让援助方和受援方能够协同配合、分工明晰,救治工作有序、高效。截止2月2日9点,共收治救治患者62人(实施无创机械通气7例),其中普通患者39人,重症患者16人,危重症患者7人。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援鄂抗疫医疗队的援助工作,2月1日,省委书记张庆伟、省长王文涛与前线医护人员视频连线慰问医疗队。湖北省委、省政府及当地政府领导亲临一线看望慰问医护人员。为更好地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让党旗在疫情防控一线高高飘扬,医疗队成立了临时党委,下设四个支部,现已收到入党申请书61份。目前,医疗队的工作已全面有序开展,我们也衷心地祝愿他们勇敢抗击疫情,凯旋归来。
今天下午黑龙江省第二批援鄂抗疫医疗队于齐齐哈尔机场出发。医疗队由来自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一、第二、第三医院的1名领队和118名医护人员组成。领队由附属第三医院副院长武立刚担任。
目前面临职工假期结束上班,不久还将迎来大中小学开学等“返工、返岗、ag追杀模式一般多久,返学”,车流动高峰期的到来使疫情防控形势更加严峻了,我想请问高速公路管理部门目前黑龙江省高速公路车流情况如何?在疫情防控和确保应急物资运输车辆通行方面采取了哪些举措?对于群众驾车返程有哪些建议?
黑龙江省交通投资集团隶属于黑龙江省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受黑龙江省交通运输厅行业管理。省交投集团根据黑龙江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指挥部1月29日晚第1号公告要求,认真落实,安排部署,快速对接,有序推进,1月30日重新启动已取消关闭的复兴、街基、黑蒙三个省界站,恢复水电暖餐供应,同时实现全省192个高速公路收费站防疫检测点全覆盖。
1月21日,交投集团启动疫情防控工作,组建“集团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集团352个党支部,4760名员全力投入防疫工作中。省交投集团及行管高速公路主动联络地方政府、卫健防疫部门,公安交警驻站设点,截止目前累计投入一线.85万人。筹措资金580万元,购买防疫物资手持测温枪300个,口罩40万个,医用手套20万付,消毒用品120吨,防护服500套,为地方防疫人员提供2000件放光背心,并提供检测站点201处,提供房间260间,并为检疫人员提供餐饮后勤保障。集团抽调300大客车,200台货车,1500台出租车,组建应急保障车队。
按照交通运输部联防联控视频会议要求,认真落实防疫人员和防疫物资运输车辆通过收费站“三不”“一优先”政策,即不停车、不检查、不收费,优先保障通行。全省高速公路共设置395条运输防疫物资和人员绿色通道,对运送医疗人员和应急医疗物资、移送发热病人、市民生活物资供应的车辆以及“绿色通道”运输车辆优先、快速放行。全省高速公路74对服务区均设置了疫情隔离区,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对制作悬挂疫情防控标语1032幅。
目前,从高速公路回省车流量为5200台/日,全省高速公路路网日交通流量12.4万台次,与往年同期降幅50%左右,与全国高速公路路网交通流量76%的降幅还存在很大差距,黑龙江省高速公路防疫的压力还是相当艰巨,还需对车辆进一步进行管控,减少通过公路途经传播疫情。我们根据地方政府的申请,经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指挥部批准,从2020年2月2日零时起,黑龙江省高速公路36个收费站临时关闭交通。临时关闭这些收费站主要的依据,一是通往旅游景区的,如哈尔滨通往动物园的花果山站、大庆的鹤鸣湖站、鸡西的兴凯湖站、伊春的日月峡站、翠峦站等。二是根据各地市政府要求,临时关闭出入通量比较小的收费站。三是针对个别已经出现疫情,或者疫情比较严重的地市,临时关闭部分收费站。如绥化。关闭这些收费站,有利于公安、卫生防疫部门确保开通的卡点有足够的防控力量,确保对每个过往人员都进行体温检测。黑龙江省仍有156个高速公路收费站开通运营。同时,普通国省干线、农村公路路网也是畅通的。对于临时关闭高速公路收费站附近居民必要的出行,可选择普通国省干线或相邻收费站通行。
建议:春运期间人员密集、车辆流动性大,在这个特殊时期,容易造成传染病的传播。所以呼吁广大老百姓尽量避免去有疫情的地方,以及人群密集的地方,尽量待在家里,非刚性需要,尽量减少驾车外出,特别是在返程高峰期,减少在服务区和拥堵收费站区的停留,最大程度降低被感染的风险。
过往司乘人员在出行前要规划好路线,及时掌握路况信息,选择好高速公路出口,在收费站出口服从现场人员指挥、自觉接受防疫检测。如遇拥堵路段请就近驶离高速。如有疑问请拨打全省高速公路应急救援服务电线查询相关路况信息。
随着疫情防控知识的宣传普及,人们戴口罩的意识越来越强了,但是,对于买什么样的口罩?在什么场合佩戴哪种口罩,还是有很多人把握不准,能否请专家再为我们介绍一下?
口罩不仅可以防止病人喷射飞沫,降低飞沫量和喷射速度,还可以阻挡含病毒的飞沫核,防止佩戴者吸入。在非疫区空旷且通风场所不需要佩戴口罩,进入人员密集或密闭公共场所需要佩戴口罩。我们佩戴口罩的基本原则是科学合理佩戴,规范使用,有效防护。
第二种是医用外科口罩,防护效果要优于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推荐疑似病例、公共交通司乘人员、出租车司机、环卫工人、公共场所服务人员等在岗期间佩戴。
第三种是KN95/N95及以上防护口罩。“N”的意思是非油性的颗粒;“95”是指在规定的检测条件下,过滤效率达到95%。N95型口罩,是美国认证的防颗粒物口罩中的一种。 KN95是中国国家标准对防颗粒物口罩的分类,KN95与N95口罩的防护效果是一样的。这类口罩是由针刺棉、熔喷无纺布组成,其熔喷布通常采用40克重甚至更高,再加上针刺棉的厚度,所以外观上看起来比平面口罩更厚一些,其防护效果可以达到95%,主要推荐医护人员现场调查、采样和检测时使用,公众在人员密集场所或密闭公共场所也可使用。但其透气性差,呼吸阻力较大,不适合长时间佩戴,不建议公众过度防护使用。
我们常能看到带有呼气阀的颗粒物防护口罩,这是一种单向的呼气阀,如果佩戴者不携带病原,选择带呼气阀的口罩较为舒适。但感染者以及潜伏期内的密切接触者,不可选择带呼气阀口罩,以免污染环境,传染他人。
第四种是医用防护口罩,防护效果达到95%以上,具备防渗透功能,推荐发热门诊、隔离病房医护人员及确诊患者转移时佩戴。
我们特别要注意的是,棉纱口罩、海绵口罩和活性炭口罩对预防病毒感染无保护作用。有呼吸道基础疾病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防护口罩。年龄极小的婴幼儿不能戴口罩,容易引起窒息。
虽然佩戴口罩是一项重要的防护措施,但目前个人防护最关键的还是要少出门、不出门,尤其是元宵佳节快到了,大家仍然要调整好过节的方式,不要以聚集聚餐的方式过节。
最后,可以说专业的防护口罩是我们医护人员最有力的屏障之一,目前部分医务人员个人防护保障还存在暂时短缺的现象,在这里也呼吁同时建议储备有这类口罩的企业和群众,为我们的医护人员献爱心,捐出专业防护口罩,保护我们的白衣战士。
谢谢记者朋友的提问,由于时间关系,今天的答问环节就进行到这里。发布会的相关素材我们将在会后上传到“黑龙江发布”的公共邮箱中,供大家参考。明天下午3点,省政府新闻办还将在这里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欢迎媒体界的朋友参加。此外,省卫生健康委官方网站每天上午9点发布疫情动态,请大家及时关注。
最后,再次感谢出席本次发布会的发布人和记者朋友,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就到这里!